现代综合雷电防护系统

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气象现象,地面的水气随空气的上升运动而形成带电荷的雷云,当雷云聚集到足够的能量后,带有负极电荷的雷云就向带有正极电荷的大地放电。这瞬间产生的强大电流高达500KV以上,它不仅会直接击毁房屋,伤害人畜,还会引起爆炸造成火灾。据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天发生的雷击现象约800万次,平均每秒发生约100次左右。对于人类来讲,在火山、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中,雷电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危害广泛的自然灾害。


面对雷电的侵袭,科学家们在探索规律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寻求着防雷减灾的办法,公元1750年,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实验证明了大气闪电与脉冲放电是同一现象,提出了雷就是电的理论,并发明了以金属避雷针接闪,通过引下线将雷电导入地中的直接雷击保护系统,避雷针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使用,有效地预防了雷电的破坏,对防雷减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信时代,计算机、现代通讯设备等普遍的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办公和科研领域。电子元件由电子管变成了集成电路,体积越来越小,结构越来越精密。而它的耐受能力自然变得越来越脆弱,只相当于过去的千万分之一。


近三十多年来,由雷电造成的计算机网络瘫痪、电力、交通、邮电通信干线毁坏,机场控制中心停机的事故时有发生,并呈现出成倍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新的难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开展了信息系统防御雷击电磁脉冲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现代综合雷电防护系统的整体实施方案。


现代综合雷电防护系统由外部防护、内部防护和过电压防护等三大部分组成,具体环节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空间屏蔽、等电位连接、 电源防护、 控制信号防护、 视频信号防护、 音频信号防护、 网络信号防护、 天馈信号防护等。


外部防护:建筑物的外部要使用接闪杆、接闪网或架空接闪线,承接雷击电流,通过引下线连接接地体,为瞬间的脉冲雷电电流提供一条通道。


内部防护:当天空中的雷电迅速泄放的同时,地面的雷电电荷同样迅速感应到地面各类物质表面。金属的导电性能使它形成雷电过电压。当这些雷电过电压沿着建筑物内部的各种导线和金属构件进入室内,就会造成灾害。如何阻挡这些雷电流进入室内从而对电子设备的破坏呢?


现代的建筑物一般都是利用建筑物内的主钢筋,把雷电流泄入大地,同时建筑物的纵钢筋和横钢筋连接成了一个金属笼子,它对雷电的电磁脉冲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屏蔽作用,以保护建筑内的电子设备。并在建筑物内的金属导体与电子设备系统之间建立电位相等的连接。在计算机机房下面敷设等电位连接环、网络连接排,把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和交流接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等电位连接网络,做到均压等电位。这样就可以避免计算机设备因为雷击过电压受到损害。

过电压保护:如果说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措施为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建立了两道保护屏障,那么过电压保护就是第三道防护屏障。过电压保护就是要使进入建筑物的所有危险电压衰减到电气设备可以承受的安全范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根据雷电过电压瞬态陡度极大的特性,我们可以在供电系统、信号、天馈、网络线路分级安装功能不同的电涌保护器来逐级削减。


雷电防护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创造安全环境的基础工程,现代综合雷电防护系统不应只是一种观念,而更应当是一种思维方式和防雷设计施工的行为准则。


先研技术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这样的准则,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国家重要部委,如:国家商务部、对外经贸部的主机房防雷,中国人民解放军各类弹药库整体防雷及北京2008奥运会的民族大道防雷项目中,绩效卓越。 另外,让我们的电信、监控、工业自动化等等系统中的设备、元器件总是处在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对它们的使用寿命是有巨大作用的。


我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三大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先研技术关于防雷减灾,造福社会的使命。


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先研生产的终极产品就是安全环境这样的愿景。


我们是现代综合雷电防护整体服务企业!

©2020 北京先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8018423号-1
地址 : 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南街68号院8号楼2802室 邮编 : 101100
电话 : 010-89506620 传真 : 010-89506848